全国湿地观赏地图出炉!看最美湿地在哪里?******
原标题:白羽翩飞云水间 全国湿地观赏地图看最美湿地在哪里
今天(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近年来,我国湿地建设成果突出,国家湿地公园已有901处,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全国湿地观赏地图,盘点各大湿地公园的特色秋冬季景观及最佳观赏期,一起欣赏大美中国。
目前,我国大部地区依然处于冬季,秋冬季人们不仅可在湿地公园中观赏到大批候鸟的身姿,各景区的湿地景观也各具特色。
在北方,位于内蒙古的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有着中国目前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较大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常年来看,这里的冬天在9月中旬就拉开帷幕,湿地河谷地带水汽较多,凝结在植物上形成独具风韵的雾凇景观,绵延数百里,十分壮观。
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与额尔古纳相隔不远的根河市,这里素有“中国冷极”之称。常年9月底开始,根河就会开始降雪,雪季可持续到次年5月左右。一到冬天,根河湿地林场里大量的白桦及杨树林银装素裹,穿越其中可体验豪迈的林海雪原之情。
新疆的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周围雪山高海拔地区常年积雪,尤其是每年10月底之后冬季来临,雪山雪量逐步丰盈。赛里木湖水十分清澈,湖底长有大量植物,冬季冰封之后宛如镜面,植物衰败后释放出甲烷等气体,气泡向水面升腾,在低温下迅速冰冻,形成壮观的冰泡湖景观。
辽宁盘锦红海滩风景廊道在北方湿地中也非常有名,最佳观赏期为每年的5月至10月,其中红海滩属于退海湿地,特有的湿地植物碱蓬草火红一片,不仅观赏价值高,还为到这里越冬的丹顶鹤、黑嘴鸥等鸟类提供了食物。
在水系众多的南方,更是不乏湿地的身影。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每年进入初冬时节,芦苇荡芦花初绽,西溪的芦花分为荻、芦竹、芦苇三个品种,大多集中在秋雪庵周边。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罕见的城市湿地,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秋冬时节,十里河滩的梧桐、银杏叶被染成金黄色,美不胜收。
重庆梁平的双桂湖湿地公园及武汉涨渡湖湿地公园都有着丰富的杉林资源,但不同的是,前者以水杉为主,后者则是池杉。人们常常将水杉和池杉搞混,从外观上看,水杉较高、叶片呈针状,池杉较矮、叶片卷曲向下。每逢晚秋时节,这两种杉树的叶子都会完成“上妆”,远远望去一片火红。
广东海陵岛红树林湿地公园以红树林著称,虽然名字里有个红字,这种树的树叶和枝条却是绿色的,只有在切开树皮后,树干的颜色才能裸露出红色。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主要分布在华南,其中广东面积最大。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人工湿地,以梯田景观为主,从山脚至山巅,级数最多可达3700多级最大垂直落差2000多米。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这里雨水最为充盈,一块块梯田被阳光照亮,仿佛一块块天空之镜,云雾缠绕其中,景色绝美。
湿地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四季不同的可观赏景观,还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大量的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既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也能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有兴趣的朋友可根据最佳观赏期前往观赏,提醒大家出游仍需注意佩戴口罩,做好健康防护工作。(中国天气网 文/江漪 设计/任成英 数据支持/李靓)
这个春节,宝岛年味浓****** 兔年到来, 宝岛台湾也迎来了 放宽口罩禁令后的首个春节, 不少民众返乡、出游; 旅游热门目的地旅馆、民宿订房火爆; 文博机构、宫观庙宇推出新春祈福活动; 灯会、花灯活动陆续开幕 …… 快和小新一起感受 岛内红火的年节气氛吧! 过年就要吃吃喝喝 腊月十六,尾牙 闽台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 源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 是春节庆祝活动的“先声” 公司常在这天宴请员工 ![]() 围炉,即吃年夜饭 除夕夜 一家人团圆 围坐在放有火锅的桌边聚餐 互相分享去年的经历 暖胃更暖心 ![]() 台湾年夜饭的菜品也讲究好寓意 鸡——富贵吉祥 鱼——年年有余 年糕——步步高升 乌鱼子——多子多福 菜头(白萝卜)——好彩头 ![]() 茄子、玉米、芭乐...... 动物园里的小动物 也在大快朵颐 纷纷开启年夜饭“吃播” ![]() 返乡热,旅游旺 2023年春运已启动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 台北桃园机场迎来返乡过年的台胞 从1月19日到30日 累计客流量预估近100万人次 ![]() 还有不少民众选择旅游过节 位于屏东县的垦丁 凭借海滩海景和水上活动 成为一大热门目的地 饭店和民宿订房几近爆满 ![]() 传统习俗少不了 置办年货是春节前的一件大事 台北迪化年货大街热闹非凡 花枝丸、牛轧糖、鱿鱼丝应有尽有 人潮涌进 叫卖声四起 ![]() 走春 即大年初一的出行 许多民众会走进寺庙拜拜 祈求兔年一切顺利 不少寺庙今年也恢复了抢头香 ![]() 白天赏花 晚上观灯 多肉植物“月兔耳”、“兔子花”仙客来 兔子造型花灯、小提灯 陪伴大家度过一个美丽的春节 ![]() ![]() 新的一年, 盼两岸人员交流尽快恢复正常、 两岸同胞走近走亲!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